第068章
關燈
小
中
大
有了好兆頭後,後面的路走的也越來越順暢。
陳忠文在縣城租的門面做了香菇幹貨店,貨源除開來自自家和香菇基地外,也有從村裏其他家家戶戶收的貨。
不過現在不需要陳忠文自個兒騎著摩托四處收了,是香菇基地的名聲做出來,那些種植戶自個兒送過來的。
他們在縣城有門店,可以直銷市場,不需要層層割韭菜來壓價,所以即便陳忠文從中賺了錢,但給出的價依然比其他販子和幹貨站給的高。相比之下,便更願意往陳忠文這兒送了。
這樣一來,就有了個問題。香菇基地收的香菇,要怎麽給運到縣城?
東陽鎮是縣轄內較偏的一個鎮,距離縣城要多個多小時的車程,還都是繞山的公路,搭一趟車兩個小時,十八彎的盤山路能把人甩暈,至於他們村連水泥路都還沒鋪上。
平日裏的出行就是靠摩托車,上街采買東西多的話就用拖拉機。
可去縣城不是上街,運到縣城的店面可是有著近百公裏路,這些香菇要是靠拖拉機突突的慢悠慢爬,忽略不計途中的那些陡坡,估計早上出發的話,到縣城能趕上吃晚飯。
一句話,不實際!
於是,對於合作社第一筆收入的去向,立馬有了規劃。
二伯陳忠華有工作,所以也就二媽彭蘭蘭一人入了合作社,小姑陳彩霞和姑爹魏宏民都入社了,魏宏民本來一直說自己不願算人頭,他一個路都走不了的人,幫不了什麽忙,平白占一份實在不像話。
陳忠文好勸歹勸,最後拿成立最低五人的硬性規定才勸動了他。
某天晚上吃過飯後,三家六口人一起坐著開了個小會,大家共同商量後一致決定買個農用車。
以後就由陳忠文負責開車將香菇運往店面,魏宏民在縣城守著門面,胡艾梅彭蘭蘭和陳彩霞則在家顧棚裏的事兒,在香菇修養期時,還可以開著車帶他們去縣城遛遛。
車用的是合作社的收益買的,就記合作社名下。平時的時候誰家有個事兒也可以開著用。
事不宜遲,買車的時候三家人都去了,挑挑選選,高高興興的買下了村裏第一輛農用車。
隨著第二茬、第三茬香菇的生長收割,以及店面裏成品的售賣量穩步上升,合作社成員的信心越來越足。
零四年的年底,合作社又增加了袋料的量。把新一批的袋料蒸完種完,全都在控溫室碼好後,大家一起來算了算總賬。
合作社成立初期已經和所有人達成了共識,所有的香菇方面的開支都從公共賬戶上走,所得的收益分為兩部分,每個人都有個基本工資,在發完基本工資後,剩餘的收益按入股的股份分成。
每一筆的開銷都記得有明賬,收入也是。陳忠文拿著計算器劈裏啪啦算了好一會兒,又在紙上寫寫畫畫,最後終於算出了一個結果。他將記賬本推給彭蘭蘭和陳彩霞夫妻倆,“你們也算算。”
陳彩霞沒接,低了頭看筆記本上一條條記錄。
彭蘭蘭則把東西推回去,“老三,多少錢你直接說就行了,多大點兒事兒啊,還算幾遍。”
“多兩個人算總是沒錯的。芳圓她爸一個白字先生,就怕算白帳,你們不核一核,我心裏都沒底。”胡艾梅道。
陳忠文也勸,“是啊,你們都算算,這賬覆雜,我剛才算岔了好幾次。”
“看你這話說的,不就一個進賬一個出賬嘛,不是加就是減,這還能算錯?”話雖這麽說,但筆記本又回到了桌子的另一頭。
彭蘭蘭和陳彩霞坐在一起,兩個人頭挨著頭湊過去看,看了一會兒後突然笑笑,“我看著也頭疼,你讓我種種香菇還行,算賬就算了。芳圓,你把你哥叫過來。這該是你們的事兒!”
陳昕超窩在家裏打游戲,被陳芳圓叫來時還不情不願,“幹嘛呀,賬有啥好算的!”又指指芳圓,“誰算不一樣?芳圓不也在這兒嗎?”
彭蘭蘭瞪了他一眼,“我花錢供你讀這麽多年的書,喊你給我算個賬都不樂意?養兵千日還用兵一時呢,我養你有啥用?”
陳小滿在一旁寫作業,不知道是不是在學校裏聽多了,擡起頭來順嘴就接了下句,“養你還不如餵豬!”
在胡艾梅的斥責,其他人的大笑,以及陳昕超的威嚇下,陳小滿吐吐舌頭,卷起作業飛快的遛了。
花了二十分鐘,陳昕超算完了四頁的賬目,然後報出了一個數目。陳忠文拿起他手邊的草稿紙看了看,遞過去,“恩,一樣的。”
收益算明白後,便是分賬。到最後,陳芳圓一家分得了一萬二的收益。
這一萬二是合作社這半年來香菇的收入。等翻過年後,只要有香菇生長,便會一直有進賬。
合作社自成立以來,便備受著村裏人的關註,現在年底了自然少不了人來問問收益。大概是本著財不露白的原則,明明沒一起合計過,但鄉裏鄉親的不管是問誰,都得不到結果。
“也沒多少,香菇就是這個價,全靠產量。”
“那你們產量多少?”有人問。
“現在才種了半年,產量多少真不好說,一天一個樣兒的,而且還得控溫,出菇也靠管理。”彭蘭蘭像打太極一樣,說來說去都沒個準話。
那人自知沒趣,又跑去問魏宏民。
魏宏民坐在輪椅上擺手,“我能賺什麽錢啊,我的腿啊腳的都成這樣了,老三也是看在彩霞的面子上讓我混口飯吃。我能養活我自己就成!”
胡艾梅和陳忠文呢,嘴嚴的像掛了一把鎖,無論怎麽問都撬不開,只說現在才開始,多虧了政府的政策扶持,現在勉強能保個本。
保個本?誰信!
最後又去問陳彩霞。陳彩霞那大嘴巴,從前是最愛炫耀的,有什麽好東西生怕誰人不知曉,恨不得一天三頓飯吃完都摸出來站路上諞。
只是諞的太誇張,讓人不敢信。“掙錢?肯定有掙的啦!不掙錢我天天累死累活的去幹嘛?去做公益啊!那一年十幾萬不輕松的很!”
她嘴裏的那“十幾萬”仿佛不是人民幣,只是印著數字的紅紙張,嘴皮子一張一閉,一疊一疊的就自己憑空往外蹦。
最後廢了那麽多口舌啥也沒探聽出來,反而還被人當傻子一樣忽悠糊弄,這種諱莫如深含糊其辭的態度,更讓人覺得,一定是掙了大錢!
尤其是辦年貨時,那三家開著農用車上街,一買就是一整車,更加堅定了這種想法!
實實在在的鈔票如同定心丸,讓三家人更加有了動力和勁頭,對於他們來說,只要好好守著香菇基地的大棚,不怕辛苦勤勞幹,以後每年都提些量,掙得不比那些外出務工的人少。
但讓彭蘭蘭和陳彩霞她們有點想不通的是,這錢才剛到手還沒捂熱乎,老三家的就又忍不住了?
翻過年沒幾天,芳圓和香圓就開學了。她們現在是初三,夏天就要中考,所以學校對於應考生的學習抓的緊,上學也提前了。
陳忠文將孩子送去了學校,回來便和她們說了個消息:他要買房子!
驚的彭蘭蘭陳彩霞四人嘴巴的都合不攏,這不是瞎胡鬧嘛!現在才掙了幾個錢,就飄了?買房子?家裏是住不下嗎,買了幹什麽用!再者說,香菇基地就在村裏,她們天天不是在地裏就是在棚裏,那房子買了放著幹什麽,生黴?
陳忠文想買的房子還不是鎮上街上的,他想在縣城裏買房子!
彭蘭蘭問他,“老三,現在小滿和芳圓都在讀書,學費雜費都是雙份的,再加上香菇基地剛開辦,你手裏頭總得留點兒預備資金防著點突發狀況,縣城裏的房子得多少錢?你買了現在又不住,不是白白浪費了!”
“對啊。三哥,你有點錢還不如存銀行裏,每年還有生點利息。買個房子自己住不了,幹放著不就是把錢給占用了嘛!”陳彩霞也勸他。
至於魏宏民和陳忠華呢,則有種墻頭草的感覺,一會兒認同他們兩妯娌的話,覺得她們說的有道理,一會兒又說忠文既然決定了,肯定是有自己考量和想法的。
陳忠文確實有想法,他是聽了芳圓的話才決心要買房。
不論是電視劇還是小說,又或者是現實裏隨便抓一個人來問:“假如你能夠回到十年前或者五年前,你最想做的是什麽?”
答案無外乎是好好學習、珍惜身邊人、不和父母/朋友吵架、以及在某一做選擇的時刻,去選擇另一條路。那些答案都是因為對曾經過往有著後悔,但已經無法挽回而由心發出的感慨。
而另一種答案,則帶著點調侃的意味兒——買房!現在房價漲的那麽厲害,要真能回到過去,當然是買房啦!搬家拆遷區,預定拆二代。借他個幾十萬,買他個幾套房。買到就是賺到!
陳芳圓覺得之前是因為家裏條件不好,她爸的工作也不穩定,所以也就沒想過買房子的事兒。如今香菇合作社辦起來,逐步走上正軌,手上也有了點積蓄,不如拿出來先買房。
就拿縣城裏他們租的門面來說,反正租也得花錢,不如自己買下來。一來租費也省了,還不怕房東一年漲一次,也省的以後因為價格或者其他原因來搬遷,再重新找門面。
二來,也是為將來考慮考慮,不論是他們自己住,還是以後香菇事業做大了,縣城裏總得有個落腳地吧。不如趁著現在房價沒漲起來,先買一套。
陳芳圓給他爸的建議是就買街邊上的房子,一樓當門面,二樓可以自己住。
陳忠文則考量的比較長遠,芳圓馬上就要上高中了,未來小滿也會讀初中升高中,免不了要到縣裏市裏上學。從縣城回村裏就要兩小時,就更別提市裏了。
就拿陳昕超和魏肖波來說,這兩小子自從到了市裏上學,就像是脫了韁的野馬,學校半個月放次假,他們卻從不回家,頂多就打個電話回來。而且還說上三兩分鐘就要掛,壓根不知道家長在家裏眼巴巴的盼著。
或許陳忠華和魏宏民心大,反正男孩子野慣了,隨他們去。可芳圓是女孩兒,做父母的總是不放心。陳忠文一想到一年後芳圓去縣裏讀書了,每個月盼她回家的樣子,就提前趕到難受。
盼她回來吧,大巴兩個小時車程讓人渾身難受,山路彎彎繞繞,特別容易暈車,心疼。讓她別回家吧,半個月沒見確實又念的很。
所以在陳芳圓提了買房子的主意時,陳忠文沒多想就同意了。他也問過胡艾梅的意見,雙方都認同。
既然陳忠文都決定好了,幾人也不再說其他,倒是有表態,如果陳忠文錢不夠,他們能幫忙湊點兒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陳忠文在縣城租的門面做了香菇幹貨店,貨源除開來自自家和香菇基地外,也有從村裏其他家家戶戶收的貨。
不過現在不需要陳忠文自個兒騎著摩托四處收了,是香菇基地的名聲做出來,那些種植戶自個兒送過來的。
他們在縣城有門店,可以直銷市場,不需要層層割韭菜來壓價,所以即便陳忠文從中賺了錢,但給出的價依然比其他販子和幹貨站給的高。相比之下,便更願意往陳忠文這兒送了。
這樣一來,就有了個問題。香菇基地收的香菇,要怎麽給運到縣城?
東陽鎮是縣轄內較偏的一個鎮,距離縣城要多個多小時的車程,還都是繞山的公路,搭一趟車兩個小時,十八彎的盤山路能把人甩暈,至於他們村連水泥路都還沒鋪上。
平日裏的出行就是靠摩托車,上街采買東西多的話就用拖拉機。
可去縣城不是上街,運到縣城的店面可是有著近百公裏路,這些香菇要是靠拖拉機突突的慢悠慢爬,忽略不計途中的那些陡坡,估計早上出發的話,到縣城能趕上吃晚飯。
一句話,不實際!
於是,對於合作社第一筆收入的去向,立馬有了規劃。
二伯陳忠華有工作,所以也就二媽彭蘭蘭一人入了合作社,小姑陳彩霞和姑爹魏宏民都入社了,魏宏民本來一直說自己不願算人頭,他一個路都走不了的人,幫不了什麽忙,平白占一份實在不像話。
陳忠文好勸歹勸,最後拿成立最低五人的硬性規定才勸動了他。
某天晚上吃過飯後,三家六口人一起坐著開了個小會,大家共同商量後一致決定買個農用車。
以後就由陳忠文負責開車將香菇運往店面,魏宏民在縣城守著門面,胡艾梅彭蘭蘭和陳彩霞則在家顧棚裏的事兒,在香菇修養期時,還可以開著車帶他們去縣城遛遛。
車用的是合作社的收益買的,就記合作社名下。平時的時候誰家有個事兒也可以開著用。
事不宜遲,買車的時候三家人都去了,挑挑選選,高高興興的買下了村裏第一輛農用車。
隨著第二茬、第三茬香菇的生長收割,以及店面裏成品的售賣量穩步上升,合作社成員的信心越來越足。
零四年的年底,合作社又增加了袋料的量。把新一批的袋料蒸完種完,全都在控溫室碼好後,大家一起來算了算總賬。
合作社成立初期已經和所有人達成了共識,所有的香菇方面的開支都從公共賬戶上走,所得的收益分為兩部分,每個人都有個基本工資,在發完基本工資後,剩餘的收益按入股的股份分成。
每一筆的開銷都記得有明賬,收入也是。陳忠文拿著計算器劈裏啪啦算了好一會兒,又在紙上寫寫畫畫,最後終於算出了一個結果。他將記賬本推給彭蘭蘭和陳彩霞夫妻倆,“你們也算算。”
陳彩霞沒接,低了頭看筆記本上一條條記錄。
彭蘭蘭則把東西推回去,“老三,多少錢你直接說就行了,多大點兒事兒啊,還算幾遍。”
“多兩個人算總是沒錯的。芳圓她爸一個白字先生,就怕算白帳,你們不核一核,我心裏都沒底。”胡艾梅道。
陳忠文也勸,“是啊,你們都算算,這賬覆雜,我剛才算岔了好幾次。”
“看你這話說的,不就一個進賬一個出賬嘛,不是加就是減,這還能算錯?”話雖這麽說,但筆記本又回到了桌子的另一頭。
彭蘭蘭和陳彩霞坐在一起,兩個人頭挨著頭湊過去看,看了一會兒後突然笑笑,“我看著也頭疼,你讓我種種香菇還行,算賬就算了。芳圓,你把你哥叫過來。這該是你們的事兒!”
陳昕超窩在家裏打游戲,被陳芳圓叫來時還不情不願,“幹嘛呀,賬有啥好算的!”又指指芳圓,“誰算不一樣?芳圓不也在這兒嗎?”
彭蘭蘭瞪了他一眼,“我花錢供你讀這麽多年的書,喊你給我算個賬都不樂意?養兵千日還用兵一時呢,我養你有啥用?”
陳小滿在一旁寫作業,不知道是不是在學校裏聽多了,擡起頭來順嘴就接了下句,“養你還不如餵豬!”
在胡艾梅的斥責,其他人的大笑,以及陳昕超的威嚇下,陳小滿吐吐舌頭,卷起作業飛快的遛了。
花了二十分鐘,陳昕超算完了四頁的賬目,然後報出了一個數目。陳忠文拿起他手邊的草稿紙看了看,遞過去,“恩,一樣的。”
收益算明白後,便是分賬。到最後,陳芳圓一家分得了一萬二的收益。
這一萬二是合作社這半年來香菇的收入。等翻過年後,只要有香菇生長,便會一直有進賬。
合作社自成立以來,便備受著村裏人的關註,現在年底了自然少不了人來問問收益。大概是本著財不露白的原則,明明沒一起合計過,但鄉裏鄉親的不管是問誰,都得不到結果。
“也沒多少,香菇就是這個價,全靠產量。”
“那你們產量多少?”有人問。
“現在才種了半年,產量多少真不好說,一天一個樣兒的,而且還得控溫,出菇也靠管理。”彭蘭蘭像打太極一樣,說來說去都沒個準話。
那人自知沒趣,又跑去問魏宏民。
魏宏民坐在輪椅上擺手,“我能賺什麽錢啊,我的腿啊腳的都成這樣了,老三也是看在彩霞的面子上讓我混口飯吃。我能養活我自己就成!”
胡艾梅和陳忠文呢,嘴嚴的像掛了一把鎖,無論怎麽問都撬不開,只說現在才開始,多虧了政府的政策扶持,現在勉強能保個本。
保個本?誰信!
最後又去問陳彩霞。陳彩霞那大嘴巴,從前是最愛炫耀的,有什麽好東西生怕誰人不知曉,恨不得一天三頓飯吃完都摸出來站路上諞。
只是諞的太誇張,讓人不敢信。“掙錢?肯定有掙的啦!不掙錢我天天累死累活的去幹嘛?去做公益啊!那一年十幾萬不輕松的很!”
她嘴裏的那“十幾萬”仿佛不是人民幣,只是印著數字的紅紙張,嘴皮子一張一閉,一疊一疊的就自己憑空往外蹦。
最後廢了那麽多口舌啥也沒探聽出來,反而還被人當傻子一樣忽悠糊弄,這種諱莫如深含糊其辭的態度,更讓人覺得,一定是掙了大錢!
尤其是辦年貨時,那三家開著農用車上街,一買就是一整車,更加堅定了這種想法!
實實在在的鈔票如同定心丸,讓三家人更加有了動力和勁頭,對於他們來說,只要好好守著香菇基地的大棚,不怕辛苦勤勞幹,以後每年都提些量,掙得不比那些外出務工的人少。
但讓彭蘭蘭和陳彩霞她們有點想不通的是,這錢才剛到手還沒捂熱乎,老三家的就又忍不住了?
翻過年沒幾天,芳圓和香圓就開學了。她們現在是初三,夏天就要中考,所以學校對於應考生的學習抓的緊,上學也提前了。
陳忠文將孩子送去了學校,回來便和她們說了個消息:他要買房子!
驚的彭蘭蘭陳彩霞四人嘴巴的都合不攏,這不是瞎胡鬧嘛!現在才掙了幾個錢,就飄了?買房子?家裏是住不下嗎,買了幹什麽用!再者說,香菇基地就在村裏,她們天天不是在地裏就是在棚裏,那房子買了放著幹什麽,生黴?
陳忠文想買的房子還不是鎮上街上的,他想在縣城裏買房子!
彭蘭蘭問他,“老三,現在小滿和芳圓都在讀書,學費雜費都是雙份的,再加上香菇基地剛開辦,你手裏頭總得留點兒預備資金防著點突發狀況,縣城裏的房子得多少錢?你買了現在又不住,不是白白浪費了!”
“對啊。三哥,你有點錢還不如存銀行裏,每年還有生點利息。買個房子自己住不了,幹放著不就是把錢給占用了嘛!”陳彩霞也勸他。
至於魏宏民和陳忠華呢,則有種墻頭草的感覺,一會兒認同他們兩妯娌的話,覺得她們說的有道理,一會兒又說忠文既然決定了,肯定是有自己考量和想法的。
陳忠文確實有想法,他是聽了芳圓的話才決心要買房。
不論是電視劇還是小說,又或者是現實裏隨便抓一個人來問:“假如你能夠回到十年前或者五年前,你最想做的是什麽?”
答案無外乎是好好學習、珍惜身邊人、不和父母/朋友吵架、以及在某一做選擇的時刻,去選擇另一條路。那些答案都是因為對曾經過往有著後悔,但已經無法挽回而由心發出的感慨。
而另一種答案,則帶著點調侃的意味兒——買房!現在房價漲的那麽厲害,要真能回到過去,當然是買房啦!搬家拆遷區,預定拆二代。借他個幾十萬,買他個幾套房。買到就是賺到!
陳芳圓覺得之前是因為家裏條件不好,她爸的工作也不穩定,所以也就沒想過買房子的事兒。如今香菇合作社辦起來,逐步走上正軌,手上也有了點積蓄,不如拿出來先買房。
就拿縣城裏他們租的門面來說,反正租也得花錢,不如自己買下來。一來租費也省了,還不怕房東一年漲一次,也省的以後因為價格或者其他原因來搬遷,再重新找門面。
二來,也是為將來考慮考慮,不論是他們自己住,還是以後香菇事業做大了,縣城裏總得有個落腳地吧。不如趁著現在房價沒漲起來,先買一套。
陳芳圓給他爸的建議是就買街邊上的房子,一樓當門面,二樓可以自己住。
陳忠文則考量的比較長遠,芳圓馬上就要上高中了,未來小滿也會讀初中升高中,免不了要到縣裏市裏上學。從縣城回村裏就要兩小時,就更別提市裏了。
就拿陳昕超和魏肖波來說,這兩小子自從到了市裏上學,就像是脫了韁的野馬,學校半個月放次假,他們卻從不回家,頂多就打個電話回來。而且還說上三兩分鐘就要掛,壓根不知道家長在家裏眼巴巴的盼著。
或許陳忠華和魏宏民心大,反正男孩子野慣了,隨他們去。可芳圓是女孩兒,做父母的總是不放心。陳忠文一想到一年後芳圓去縣裏讀書了,每個月盼她回家的樣子,就提前趕到難受。
盼她回來吧,大巴兩個小時車程讓人渾身難受,山路彎彎繞繞,特別容易暈車,心疼。讓她別回家吧,半個月沒見確實又念的很。
所以在陳芳圓提了買房子的主意時,陳忠文沒多想就同意了。他也問過胡艾梅的意見,雙方都認同。
既然陳忠文都決定好了,幾人也不再說其他,倒是有表態,如果陳忠文錢不夠,他們能幫忙湊點兒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